零期乳癌----乳房原位癌的臨床表現、診斷與治療 (1)
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一般外科 陳豐仁醫師
零期乳癌指乳癌未跑出基底膜(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;乳腺管內的一個顯微構造。),臨床上分成三種:乳腺管原位癌(ductal carcinoma in situ, DCIS),乳小葉原位癌(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, LCIS)與柏哲德氏症(Paget's Disease),分述如下:
一、乳腺管原位癌(ductal carcinoma in situ, DCIS)
臨床上, DCIS最常見的表現是乳房攝影時發現微小鈣化(micro-calcification),通常是無症狀順便接受乳房x光攝影時偶然發現的。乳房攝影的結果在一平方公分內如果有4個以上小於1毫米不等大小的微小鈣化, 就應懷疑是否DCIS。一般而言,此種情況下,DCIS的機率約高達1/3到1/2。
圖:微小鈣化:檢體以乳房攝影確定取出微小鈣化,結果是乳腺管原位癌
此外,DCIS有時也會以一個腫塊或乳頭出血來表示,這表示兩個重要的觀念:
1. 即使腫瘤有一定大小,也可能是原位癌。
2. 乳頭出血並不是晚期乳癌的表現。
標靶治療在乳癌的治療佔有很重要的地位,但出乎意料的是:標靶治療在零期乳癌的治療並未帶來好處,因此,臨床上便不再檢驗HER-2(陽性者可於侵犯型乳癌使用標靶治療)。
乳腺管原位癌的治療為手術切除,有全乳房切除手術及部份乳房切除手術兩種。另外,皮膚保留的乳癌切除術,甚至連乳頭也保留的乳癌切除術,也都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進行( 請參閱我的部落格:乳癌手術治療部分 ),目前手術進步方向是朝向小範圍的切除。電療由於可降低1/2的復發率,部份乳房切除手術者建議須追加電療。乳腺管原位癌的手術切除後,存活率高達9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