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爾蒙治療:太莫西芬(tamoxifen)到底要吃多久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澄清中港分院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

2013/1/19

    根據以往的研究顯示,太莫西芬(tamoxifen)的建議吃法一般為5年。但另一批患者,在經過長達15年的追蹤後,改變了這個觀念。上個月的一篇大型研究發表於Lancet,明白出:太莫西芬(tamoxifen)的建議吃法延長至10年,可帶更大的臨床效益。

    

    研究大略如下:在6846個已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5年的乳癌患者分成2組,3428人持續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5年, 3418人停止服用,2組比較發現: 

 一、比較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5年和不服用的患者:   

1.  10年:服用5年降低34%患者的死亡率

2.  10年:服用5年降低27%患者的死亡率

     

二、比較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10年和不服用的患者:

 

1. 前10年:服用10年降低36%患者的死亡率 

2. 後10年:服用10年降低48%患者的死亡率

 

三、比較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5年和10年的患者:

   

15年復發率下降3.7%(25.1%->21.4%),15年死亡率下降2.8% (15.0%->12.2%)。再細分如下:

1.  10年:服用5年和服用10年,死亡率相當。 

2.  10年:降低29%患者的死亡率。

 

    顯然,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10年的患者帶來更大的臨床效益。

    然而,一個藥服用10年,會不會有極大的副作用?會否因此得不償失?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。眾所周知,太莫西芬可能導致另一個癌症—--子宮內膜癌。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5年和10年的患者,因子宮內膜癌而死亡的比率相差0.2%,但因乳癌而死亡的比率相差3%,表示10年的患者和5年的患者,有15倍的好處;若比較服用太莫西芬(tamoxifen)10年和不服用的患者,因子宮內膜癌而死亡的比率相差0.4%,但因乳癌而死亡的比率則相差高達12%,表示10年的患者和不服用的患者,增高到30倍的好處。

    由於是第1篇大型研究,馬上建議吃法改為10年可能略嫌草率,但對於高群的乳癌患者來說,這也許是攸關生命與幸福的大事。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黏液型乳癌(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)--很善良的乳癌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澄清中港分院 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Update: 2022/9/17

    一般乳癌在0.5公分以上時,就可能須要化學治療,但液型乳癌就是不一樣。它是屬於預後好的乳癌。黏液型乳癌很少見,一般只佔所有乳癌的2%,由於有像果凍的外觀及觸感,故命名為黏液型乳癌。黏液型乳癌不常轉,約只有15%會轉移到腋下淋巴腺。 

 

黏液型乳癌預後好的主要原因,就是絕大多數都是荷爾蒙接受器陽性反應,也就是說,荷爾蒙治療是有效的。臨上甚至強烈要求,若黏液型乳癌驗出的荷爾蒙接受器是陰性時,必須請病理醫師重新檢驗一次。可想而知,荷爾蒙接受器陰性的黏液型乳癌是多麼的少見。之所以如此慎重,是因荷爾蒙接受器陽性的黏液型乳癌,不管腫瘤多大,都不化學治療。只有在腋下淋巴腺轉移的情況下,才須化學治療。1公分以下、荷爾蒙接受器陽性的黏液型乳癌,不須任何輔助治療(備註:但仍可考慮荷爾蒙治療,以降低再罹患乳癌風險及小的再復發機率。);3公分及3公分以上,則須荷爾蒙治療;1~2.9分,荷爾蒙治療則可做可做(備註:但仍可考慮荷爾蒙治療,以降低再罹患乳癌風險及再復發機率。)。 

 

 

要注意的是:荷爾蒙接受器陰性的黏液型乳癌,治療原則和一般的乳癌相----0.5公分以上時,就可能須要化學治療。

 

 

黏液型乳癌的荷爾蒙治療,停經前可使用zoladex + Tamoxifen;停經後可使用AI ( Arimidex, Femara, Aromasin任何一種皆可 )。

 

 

當我在門診跟病患說明:荷爾蒙接受器陽性的黏液型乳癌,不管腫瘤多大,都不必化學治療時,病患的喜悅之情,簡直和中樂透沒兩樣。希望讀者讀過本文後,都可以避免接受或提供不必要的化學治療。

PS.純黏液癌不用化療的建議,並未納入基因檢測的使用,在目前仍未對黏液癌做基因檢測的研究設計。站在精準醫療的角度,基因檢測是很好的選擇。所以如果經濟許可,建議進行RecurIndex, EPclin, Oncotype....等基因檢測。

文章標籤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2) 人氣()

三陰性乳癌 (2)-- 術前化學治療的趨勢 

 

澄清醫院中港分院 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 

 

     三陰性乳癌有某些特點,包括: 

 

1.    較容易發生於年輕(小於40歲)的病患

 

2.    25%有BRCA1基因缺陷(一般乳癌病患僅2%)

 

3.    生長快速:病患常抱怨:「怎麼上次檢查還好好的,這次就有問題了?事實上,大約70%的三 陰性乳癌是病患自己觸摸到才就診的。

 

4.    腫瘤大小與淋巴結轉移的機率不成正向相關:非三陰性乳癌腫瘤越大,越會有淋巴結轉移,但  三陰性乳癌則有些不同,即使小於等於1公分的三陰性癌也有55%的淋巴轉移機率,而其他非  三陰性乳癌小於1公分的腫瘤只有19%的轉移機率。

 

5.    發病後5年內的遠處復發危險為非三陰性乳癌的2.6倍,但在發病8年之後,無復發狀況,幾乎就治癒了。反之,非三陰性乳癌雖然5年內的遠處復發危險較低,但若干年後仍有較高的復發危險。因此,「怎麼10幾年都好好的,現在突然就復發?」---這種捲土重來的乳癌,常是非三陰性乳癌的特徵。

6.    相較於同期的乳癌,三陰性乳癌就是比較差 ( 5年存活率:77% vs  93% ),術後化學治療打6-8次後,由於不須荷爾蒙及標靶治療,醫師只能兩手一攤,無事可做,只能觀察。運氣好的話,熬過8年就行了。但一旦復發,由於三陰性乳癌生長快速,轉移力強,病人可能很快就走了。

7.    若能先使用術前化學治療,而且腫瘤也縮小到連顯微鏡也沒有侵犯型的乳癌(醫學上叫做病理的完全反應),則三陰性乳癌的存活可顯著提高到和非三陰性乳癌相當,6年存活率分別為94% 及98%(注意:臨床的完全反應指的是臨床上看不到腫瘤,不代表連顯微鏡也看不到,兩者稍有不同,必須靠手術切除後以顯微鏡病理診斷才能判定。)  

     另外,術前化學治療有個很大的優點,就是對於無效的化學治療藥物,2-3次後就可揚棄,不必像術後化學治療般傻傻的打6-8次。但因為要達到病理的完全反應才有長期存活的機會,化學治療可能打8次以上,一般病患若不了解,可能無法配合。希望讀者讀過本文後,可以增加和疾病對抗的勇氣與毅力。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乳房攝影篩檢疑陽性個案須知

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   2012/10/28

政府補助45以上未滿70歲婦女,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費用,請帶健保卡,至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檢查-----這是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行的德政,預期達到0.5%的乳癌偵測率。但也衍生一些問題:很多民眾的乳房攝影是經衛生(所)的乳房攝影巡迴車所照相,乳房攝影巡迴車通常是由各地區醫院提供,一段時間後會收到通知,叫妳必須到醫院複診--這就是乳房攝影篩檢疑陽性個案的通知方式。

 

我的門診常有病患拿著一紙通知單,一臉惶恐的希望我幫她複診,通常是因為對提供乳房攝影巡迴車的醫院信心不足。但這樣是不夠的,往往會多跑一趟。通知單上只註明乳房攝影篩檢有異常,事實是根本沒有人可以從中知道是什麼樣的異常,如何正確的複檢?

 

為了互相精確溝通,乳房攝影篩檢的報告分成0~5級,如下:

BIRAD 0:不確定。

BIRAD 1:沒問題。

BIRAD 2:良性。

BIRAD 3: 良性機率很高。

BIRAD 4: 疑惡性。

BIRAD 5: 高度懷疑惡性。

 

   通知單上註明乳房攝影篩檢有異常,指的是0、4、5三種。BIRAD 1,2兩種是不須要複檢的。檢的方式也依分級而有所不同,說明如下: 

 

BIRAD 0:代表不確定 

 

1.不知有沒有腫瘤:不要對這結果有誤會,以為這家醫院很爛。因為乳房攝影篩檢只對單側乳房提供上下及斜照兩種角度,這種報告表示有時只有一個角度有發現,可能只是假影,當然無從判斷。這時候必須用乳房超音波檢查,看看到底有沒有?

2.不確定良惡性:乳房攝影篩檢有發現腫瘤,此時必須用乳房超音波檢查。若換成乳房超音波檢查找不到,必須回頭重審房攝影,再用乳房超音波找。若還是找不到,必須重作局部加壓放大的乳房攝影,有時會發現還真只是假影

 

  BIRAD 4、5:代表惡性機率高,必須取得組織切片診斷 

 

1.     微小鈣化:以細針定位切片或直接切片。

 

2.   腫瘤:摸得到腫瘤直接粗針切片,摸不到的腫瘤以超音波指引粗針切片。

 

  讀完本文就可知道,如果您需要換醫院複檢,請攜帶:

1.    乳房攝影篩檢書面報告:這可讓複檢醫師知道是因何種異常複檢。 

 

2.    乳房攝影篩檢光碟片:複檢醫師也需要看片,有時會有不同的看法。 

 

PS:到醫院取得乳房攝影篩檢書面報告及光碟片,不應該有任何困難,若您因各種奇怪的理由要不到,相信我,堅持就一定要的到。千萬不要以為重照就好,不必要的乳房攝影只是增加有害的放射線曝露啊!

 

 

 

 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硬化性腺病(sclerosing adenosis)    2012/10/4 

 

澄清中港分院 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 

 

在一部份疑似乳癌的患者中,粗針切片的結果有時是sclerosing adenosis。sclerosing adenosis並沒有統一的中文翻譯,姑且稱之為硬化性腺病。臨床上,病人一定會接著問:「陳醫師,什麼是硬化性腺病?」由於有些複雜,因此決定寫這篇文章來說明。

   

    硬化性腺病是乳房很常見的一種良性增生性損害。好發35~55歲女性,5~7%的乳癌可發現硬化性腺病的蹤影。硬化性腺病由終端的乳小葉單位起始,可能會侵入脂肪,在多發的硬化性腺病中,有時會和侵犯性乳癌混淆。眾多文獻發表過:房原位癌和硬化性腺病的乳小管有關。當乳房原位癌合併硬化性腺病機時,區分乳房原位癌侵犯性乳癌有時很困難這困難不只在病理方面,包括影像方面也是如此 

  

    在乳房攝影,硬化性腺病可以表現的像乳癌,例如腫瘤、微小鈣化、局部不對稱、甚至構造扭曲……等,都很常見。

 

1995年 Frouge 發現起初乳房攝影以為是硬化性腺病的患者中,1/2其實是侵犯性乳癌。 

 

 

目前疑似乳癌的患者,大多以粗針切片來診斷。在如此小的切片標本,無疑更為區別硬化性腺病和侵犯性乳癌製造更多陷阱。Moritani S於2011年發表硬化性腺病和乳房原位癌的示圖如下:

 

紅色代表乳房原位癌,灰色代表硬化性腺病。

A型為例:

同一病灶,粗針切片a診斷為硬化性腺病,粗針切片b診斷則乳房原位癌。因此,臨床醫師必須謹記在心,當粗針切片診斷為硬化性腺病時,是否可能是上述的粗針切片a?

 

    硬化性腺病的朋友們,讀完本文當可以理解,為何有的硬化性腺病做完粗針切片後要再切除,有的只要追蹤、觀察即可?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