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攝影篩檢疑陽性個案須知

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   2012/10/28

政府補助45以上未滿70歲婦女,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費用,請帶健保卡,至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檢查-----這是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行的德政,預期達到0.5%的乳癌偵測率。但也衍生一些問題:很多民眾的乳房攝影是經衛生(所)的乳房攝影巡迴車所照相,乳房攝影巡迴車通常是由各地區醫院提供,一段時間後會收到通知,叫妳必須到醫院複診--這就是乳房攝影篩檢疑陽性個案的通知方式。

 

我的門診常有病患拿著一紙通知單,一臉惶恐的希望我幫她複診,通常是因為對提供乳房攝影巡迴車的醫院信心不足。但這樣是不夠的,往往會多跑一趟。通知單上只註明乳房攝影篩檢有異常,事實是根本沒有人可以從中知道是什麼樣的異常,如何正確的複檢?

 

為了互相精確溝通,乳房攝影篩檢的報告分成0~5級,如下:

BIRAD 0:不確定。

BIRAD 1:沒問題。

BIRAD 2:良性。

BIRAD 3: 良性機率很高。

BIRAD 4: 疑惡性。

BIRAD 5: 高度懷疑惡性。

 

   通知單上註明乳房攝影篩檢有異常,指的是0、4、5三種。BIRAD 1,2兩種是不須要複檢的。檢的方式也依分級而有所不同,說明如下: 

 

BIRAD 0:代表不確定 

 

1.不知有沒有腫瘤:不要對這結果有誤會,以為這家醫院很爛。因為乳房攝影篩檢只對單側乳房提供上下及斜照兩種角度,這種報告表示有時只有一個角度有發現,可能只是假影,當然無從判斷。這時候必須用乳房超音波檢查,看看到底有沒有?

2.不確定良惡性:乳房攝影篩檢有發現腫瘤,此時必須用乳房超音波檢查。若換成乳房超音波檢查找不到,必須回頭重審房攝影,再用乳房超音波找。若還是找不到,必須重作局部加壓放大的乳房攝影,有時會發現還真只是假影

 

  BIRAD 4、5:代表惡性機率高,必須取得組織切片診斷 

 

1.     微小鈣化:以細針定位切片或直接切片。

 

2.   腫瘤:摸得到腫瘤直接粗針切片,摸不到的腫瘤以超音波指引粗針切片。

 

  讀完本文就可知道,如果您需要換醫院複檢,請攜帶:

1.    乳房攝影篩檢書面報告:這可讓複檢醫師知道是因何種異常複檢。 

 

2.    乳房攝影篩檢光碟片:複檢醫師也需要看片,有時會有不同的看法。 

 

PS:到醫院取得乳房攝影篩檢書面報告及光碟片,不應該有任何困難,若您因各種奇怪的理由要不到,相信我,堅持就一定要的到。千萬不要以為重照就好,不必要的乳房攝影只是增加有害的放射線曝露啊!

 

 

 

 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硬化性腺病(sclerosing adenosis)    2012/10/4 

 

澄清中港分院 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 

 

在一部份疑似乳癌的患者中,粗針切片的結果有時是sclerosing adenosis。sclerosing adenosis並沒有統一的中文翻譯,姑且稱之為硬化性腺病。臨床上,病人一定會接著問:「陳醫師,什麼是硬化性腺病?」由於有些複雜,因此決定寫這篇文章來說明。

   

    硬化性腺病是乳房很常見的一種良性增生性損害。好發35~55歲女性,5~7%的乳癌可發現硬化性腺病的蹤影。硬化性腺病由終端的乳小葉單位起始,可能會侵入脂肪,在多發的硬化性腺病中,有時會和侵犯性乳癌混淆。眾多文獻發表過:房原位癌和硬化性腺病的乳小管有關。當乳房原位癌合併硬化性腺病機時,區分乳房原位癌侵犯性乳癌有時很困難這困難不只在病理方面,包括影像方面也是如此 

  

    在乳房攝影,硬化性腺病可以表現的像乳癌,例如腫瘤、微小鈣化、局部不對稱、甚至構造扭曲……等,都很常見。

 

1995年 Frouge 發現起初乳房攝影以為是硬化性腺病的患者中,1/2其實是侵犯性乳癌。 

 

 

目前疑似乳癌的患者,大多以粗針切片來診斷。在如此小的切片標本,無疑更為區別硬化性腺病和侵犯性乳癌製造更多陷阱。Moritani S於2011年發表硬化性腺病和乳房原位癌的示圖如下:

 

紅色代表乳房原位癌,灰色代表硬化性腺病。

A型為例:

同一病灶,粗針切片a診斷為硬化性腺病,粗針切片b診斷則乳房原位癌。因此,臨床醫師必須謹記在心,當粗針切片診斷為硬化性腺病時,是否可能是上述的粗針切片a?

 

    硬化性腺病的朋友們,讀完本文當可以理解,為何有的硬化性腺病做完粗針切片後要再切除,有的只要追蹤、觀察即可?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ug 29 Wed 2012 23:29
  • 演講

 

101/3/24 (W6)下午 1:30~2:30 台中市開懷協會


題目:乳癌的治療


對象:2年內乳癌病友


主講:陳豐仁醫師 ( 澄清中港分院一般外科)


地址:台中市西屯區西屯路三段148-33號2樓


請事先報名:04-24628133 ;04-24627622


PS. 攜帶病理報告更佳


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中市開懷協會101/11/4 星期日上午9:00~10:00


 


題目:乳癌的治療


 


對象:2年內乳癌病友


 


主講:陳豐仁醫師 ( 澄清中港分院一般外科)


 


地址:台中市西屯區西屯路三段148-33號2樓


 


請事先報名:04-24628133 ;04-24627622


 


PS. 攜帶病理報告更佳
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乳癌轉移的臨床表現、診斷與治療 (2)---腦轉移  2012/8/20 

 

澄清醫院中港分院一般外科  陳豐仁醫師 

 

轉移性乳癌的治療,常有一個迷思----是否放棄治療? 

 

答案當然不是。治療的目的主要在延長病人生命及改善生活品質,即使病人不願久活,改善生活品質應是大多數病人可以接受的。人生總是充滿驚喜,更何況乳癌第4期也有2-5% 可存活20年以上,這表示並非所有第4期的病人均無法治癒。 

 

Cheang等在 2008年發表在J  Clinical  Oncology,發現臨床5-10%腦轉移,死後解剖發現高達35-50%腦轉移;肺則分別是15-20%及50-75%;肝則分別是5-15%及50-75%;骨頭則分別是20-60%及60-90%。這表示可能乳癌早已轉移,只是沒有人知道而已。而且如果沒有症狀,乳癌轉移不一定會威脅生命。只可惜目前並沒有方法可以讓我們預知如何和癌細胞和平共存。臨床上因有症狀而檢查出的轉移,仍必須盡量治療。當然,大前提是:必須身體可以負荷。 

 

眾多轉移中,以腦轉移最是棘手。若有持續不斷的頭痛或是合併其他神經症狀,如肢體無力、嘔吐、噁心、視野缺損等,則要懷疑是否有腦部轉移的可能。臨床症狀有可能是局部或全身性, 主要視病灶位於腦部何處而定。必要時作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或磁振造影檢查,才能確定診斷。 

 

一旦診斷確定,須評估是否可以手術切除?若不行,是否可以放射線電療?總是以可以手術切除者為佳。 

 

腦在生理構造上有特殊的保護机制--腦血流屏障,非常緊密,用意在保護腦免於有毒物質的侵犯。但在腦轉移時,這種保護机制反倒變成一種阻礙,造成化學治療藥物無法到達腦部。因此,腦轉移用化學治療成效有限。 

 

另一方面,根據研究,Her-2 陽性反應者,高達39%會腦部轉移。因此,標靶治療可能有不錯的療效,特別是小分子的第2代標靶藥物—lapatinib (tykerb),一般認為lapatinib因分子小,會通過腦血流屏障 。

 

若荷爾蒙接受器陽性、且已停經者,letrozole(femara) 也報導過有某種程度的效果。

陳豐仁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